找到相关内容58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尊的教诲与当今世界

    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掠夺等等。从佛教的角度,当我们把这些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其本质上的征兆特性。尽管其外在表现不同,它们实际上是同一根源的诸多显现。这一根源就是感染我们社会肌体的深藏而又隐蔽的恶性精神肿瘤。这一共同的根源大致可以简单地表现为这样一个特性,即顽固地坚持把狭隘而又短期的个人利益(包括我们恰好置身其间的社会或种族利益),放置到全人类更广泛、更长期的利益之上。对大量这些令人...

    菩提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2953716.html
  • 熊十力对佛学有宗的批评与融摄-- 横面的执取到纵贯的创生

    。再者,它最后则必指向存有的根源自如其如的开显其自已,翕辟成变 页120 、刹那生灭灭生,无有止息。如此一来,便不是如空宗一样的“实相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的方式,不是“真如即是诸法实性”,而是著重由“存有的根源----‘X’纵贯的创生其自已,著重“真如之显现为一切法”。 就以印度佛教的历史来看,将空宗理解成“破相显性”,只是一往遣相,即真如实相亦在所遣之列,这显然的是以龙树、提婆...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4045687.html
  •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2)

    Einzelne vor Gott)的恶之「罪」的自觉,从而觉察到真正的自己,则即使没有犯恶或罪,在所谓逆说的意义上,恶与罪之自觉对於人类而言具有根源性的积极的意义这件事,乃是事实,因为藉此人可以觉察到真正的自己。...,就像与时间的根源性的相即性(自我同一性)作为呼应,将来的终末论因而遭到批判。在此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也必须放置在根源性向度中存在的相即性,从而被批判地诠释,从而给「主体性自觉」在罪意识之後有某种恰当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662083.html
  • 《坐禅三昧经》上经禅法介绍

    根源,意识是名色的根源,名色是六入的根源,六入是触的根源,触是受的根源,受是爱的根源,爱是取的根源,取是有的根源,要这样思惟并使念头不散乱,散乱的念头要及时令它返回。如果是已经长期修习的,则应进行完整的观想:无明是行为的根缘,行为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名色的根源,名色是六入的根源,六入是触的根源,触是受的根源,受是爱的根源,爱是取的根源,取是有的根源,有是生的根缘,生是老死的根缘,要这样思惟并使念头不...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350795.html
  • 是唯物史观关于宗教未来的重要结论长期性

    是唯物史观关于宗教未来的重要结论长期性  吕大吉  关于宗教的未来和命运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曾进行过深入的讨论。这部分宗教理论是与唯物史观关于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及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的基本原理...他们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之后,他们对宗教的看法便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认识到,宗教的消灭并不是消灭旧社会制度的条件。宗教作为颠倒的世界观,它的根源在于颠倒的世界。只有消灭颠倒的...

    吕大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3180612.html
  • 《劝发菩提心集》讲记(九)

    利益一切众生、戒清净、身口意业三法清净、善修十善业道、不随顺诸过、无彼处过、善取正教观有为法、受教不忘等十四种菩萨行之根源,以及十波罗蜜可对治悭贪、破戒心、嗔恚心、懈怠心、散乱心、愚痴心、烦恼心、颠倒...的对话,说明菩萨主要“以大悲为本,为一切众生”,并进而层层提出直心、平等心、无异离异行、深净心、无上菩提心、六度、方便慧、不放逸心、三善行、十善道、持戒、正忆念、正观、坚念不忘 5 等菩萨行根源,...

    慧沼大师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0668462.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法有空门与有门,如何能深入?

    空有二门,广说不尽,那么,学佛者该如何深入空有二门呢?首先必须从有门著手,广明人生观与宇宙观的真相,人类受业力支配,导致流转生死,从人生观彻底由迷而悟,窥探究竟,到底生死的根源何在,这生死流转的系列,深广无涯,如何有规律的正见生死的真相,这是入有门的初步功夫。   既知生死流转的根源之后,更应该深入理会诸法无我,一切生死流转本是幻化而有,死皆为缘起的,非自生的,单因单缘不能成立诸法,诸法所成,皆为...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33512236.html
  •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 不容一刻居住

    的科学家也说出来,这个地球如果大家再不重视环保,五十年之后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五十年快啊!快得很,怎么办呢?环保有没有方法改善呢?我告诉诸位:没有方法。为什么没有方法呢?这个染污的根源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是环境;正报是人心。现在人心贪、嗔、痴、慢、嫉妒,染污达到了极处,这是物质染污的根源。换句话说,要想改善环境的染污,要从哪里去改善呢?从人心,从净化人心着手;心净则土净...

    净空法师

    |环保|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9/03081614179.html
  • 生食之“气”

    的太阳的能量和大地的能量浓缩的状态进食。所有维持生命体的根本之力来自能量,这个能量的根源正是太阳。太阳能量直接能利用的是维生素D合成的。       反过来,植物体首次直接接受太阳能量和大地能量是光合作用,依据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是碳水化合物。因此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原料的谷食,即胚芽和果实所浓缩的太阳能和大地能量是自然之力的集中体现。就象太阳能支撑生命的根源,胚芽和果实是我们人体活动所需力量的...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09110114727.html
  • 菩提一叶——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劳耀以及征服来衡量,如果以强迫等非法手段获取或误用,乃至以执著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世间之物,它们就会成为占有者痛苦和悲伤的根源。           ——那烂陀... 凡夫看到事物的表面,以期待欲望的满足代替幸福。智者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明白执著的对待流转不定的世间之物,恰恰是痛苦烦恼的根源。就世法来说,正常、适当的物质需要是应该的,关键是破除一个贪字。正常正当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3139915.html